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全运会”)在历经12天的激烈角逐后,于9月27日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落下帷幕,本届全运会以“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参赛,在54个大项、595个小项中展开争夺,赛事不仅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,更通过群众项目的增设和全民参与的氛围,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。
竞技水平再创新高 多项纪录被打破
本届全运会在田径、游泳、举重等项目上频现佳绩,共有12项世界纪录、21项亚洲纪录和超过100项全国纪录被刷新,在游泳赛场,浙江队选手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中以1分55秒00的成绩夺冠,这一成绩位列今年世界第一,田径项目中,广东短跑名将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金牌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跑进10秒的冠军选手,举重赛场更是惊喜连连,湖南队选手侯志慧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以214公斤的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,展现了“中国力量”的绝对优势。
新秀崛起 老将坚守 传承中孕育希望
全运会不仅是顶尖选手的竞技场,更是年轻运动员崭露头角的舞台,16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继东京奥运会后再次上演“水花消失术”,以419.25分的超高分卫冕女子10米台冠军;18岁的上海游泳运动员唐钱婷在女子100米蛙泳中力压名将夺冠,被视为中国游泳的未来之星,34岁的乒乓球名将马龙第六次站上全运会男单决赛舞台,虽未能卫冕,但其“不问终点,全力以赴”的宣言感动全场,新老交替中,中国体育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。
全民参与 群众项目点燃运动热情
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,包括广场舞、广播体操、太极拳等19个大项,线上参赛人数突破千万,陕西各地还组织了“全民健身嘉年华”“社区运动会”等配套活动,让普通百姓近距离感受体育魅力,来自甘肃的广场舞爱好者李阿姨表示:“能在全运会平台上展示我们老年人的风采,比拿金牌还高兴!”这一创新举措真正体现了pg模拟器网页版“全运惠民”的办赛理念。
科技赋能 绿色办赛树立新标杆
西安奥体中心采用“智慧场馆”系统,通过5G、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赛事服务智能化;所有场馆100%使用绿电,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;赛事期间新能源车接送比例达90%以上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时称赞:“中国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。”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参赛证、AI裁判辅助系统等创新应用,也为未来大型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文化盛宴 三秦大地展现多元魅力
开闭幕式上,兵马俑、丝绸之路、陕北民歌等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精彩呈现;赛事期间举办的“陕西非遗展”“中华体育文化展”吸引超50万人次参观,香港代表团团长霍启刚表示:“全运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陕西人民的热情好客。”这种“体育+文化”的深度融合,进一步放大了赛事的社会效益。
随着主火炬缓缓熄灭,全运会的接力棒正式交到粤港澳手中,2025年,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联合举办,这将是港澳首次参与承办全国最高规格综合性运动会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本届全运会成功检验了我国体育发展成果,为巴黎奥运会备战打下坚实基础,更推动了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pg模拟器网页版。”
这场体育盛会留下的不仅是奖牌与纪录,更是对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——更团结”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,从专业竞技到全民共享,从传统办赛到创新引领,全运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,书写着中国体育的新篇章。